本報訊 4月20日本報訊4月20日,參加完中央電視臺《創業英雄匯》欄目錄制的海歸博士曲作鵬,從北京回到淮安。此次北京之行,曲作睥受欄目組邀請,為他研發的垃圾焚燒發電受熱面高感應熔焊防腐涂層技術進行推廣應用,尋找投資伙伴。
垃圾燒發電,是將城市生活垃圾變廢為寶的有效途徑之一。根據《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到2020年底,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將占垃圾無害化處理總能力的50%以上,據悉,整個“十三五”期間,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總投資預計為25184億元。
今年40歲的曲作鵬,擁有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能源工程博士學為位,回國后在華北電力大學從事新材料技術教學和應用研究。2014年,曲作鵬參加了電力行業有關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調研,當時,項目方跟曲作鵬倒起了“苦水”:在政府補貼有限的情況下,項目要想盈利,只有提高垃圾焚燒時的相關參數、増加發電量。焚燒爐一年365天不歇,鍋爐排放管道始終處在被高溫烘烤和腐蝕性氣體侵蝕的狀態,而國內用傳統堆焊技術自主生產的防腐涂層,在垃圾焚燒參數提高后已無法起到對鍋爐排放管道的防腐作用,管道每隔年把就得更換一次。而購買國外具備超強防腐涂層的排放管道,成本又太高,其背后的技術已經被國外壟斷了近20年。
調研結束后,打破匡外技術壟斷、為國內垃圾焚燒爐排放管道披上防腐“鎧甲”,被由作鵬定為攻關目2016年,研發工作正式啟動,他選擇周恩來總理的家鄉、當年度入選“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城市50強”的淮安作為陣地,組建硏發團隊,注冊江蘇科環新材料有限公司。通過3年潛心鉆硏和無數次試驗,他成功研發出垃圾焚燒發電受熱面高頻感應熔焊防腐涂層技術,一舉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并于2018年收到了首筆產品訂單運用這一專利技術,每平方米涂層的價格還不到國外產品的一半。”曲作鵬結合相關數據向記者算了一筆賬:去年全國累計批建垃圾焚燒發電項目522個,未來10年內還將新增2000個,“如果這些企業都使用我們的涂層產品,每年可節約成本70億元。”
今年2月,曲作作為全國10位入選者之一,被評為“2019CCTV中國創業榜樣”。目前,江蘇科環新材料的訂單已排到了明年初,產值將超5000萬元。截至3月底,曲作鵬的新發眀已獲得4項國際專利、6項國家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另有20項專利申請已被受理。